儿童口吃矫正
口吃俗称结巴,是指讲话不流畅、阻塞、重复。口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发音器官的痉挛或强直。发音器官肌肉本身在静止状态时并无张力异常,而在发音初期或者在发音的过程中出现痉挛或强直,以至发生发音节重复或者发音停顿。
目前口吃的病因不明,但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有关,或者某几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晨曦心理咨询中心接到的口吃矫正案例,多为儿童青少年案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2~4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口吃某种程度上讲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口吃。2~4岁的儿童词汇迅速扩大,但言语功能尚不熟练,不善于选择词汇,他们心里想说的和实际语言表达的往往不能同步,说话时经常迟疑不决、重复、声音不流利,有的父母不了解幼儿时期孩子语言发育的特点,孩子在刚刚开始学说话时过于急躁,过多地指责,致使孩子不知所措、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口吃。如果父母不过度关注和制止强化,一般而言4岁之前可逐渐消失。这个阶段如果口吃比较严重,可及时寻求口儿童吃矫正心理帮助,干预矫正起来也比较快,预后效果也比较好。
2、儿童青少年。如果进入学龄期,孩子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口吃,就需要及时干预和调整,否则到了成年期调整起来会更难。因为随着孩子与社会接触,语言上有明显的口吃问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问题,会让口吃者感到非常的困窘和丢脸,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绝望、羞耻、自卑、沮丧的思想,甚至还会有自我仇视,行为上敌视他人和社会,自卑退缩、胆怯、回避人际交往和人际交流沟通,以及社会接触。同时这些负面感受还会强化口吃,让口吃更严重,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3、成人的口吃。成人的口吃一般矫正起来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难度会大一点。
那么,患了口吃了怎么办?如何对口吃进行有效干预,我们一般要经过如下程序:
1、确定口吃发生的阶段及轻重程度进行评估。一般四岁以前儿童口吃矫正起来会比较容易,年龄越大矫正起来难度会大一点。
2、对引发口吃的表层现实原因以及深层次心理原因进行清晰的了解和评估诊断。譬如现实原因,起初是因为好奇模仿,心里想说的和实际语言表达的不能同步,还是大人无意识的制止批评强化,突然的精神刺激如惊吓、环境的突然改变、严厉的惩罚、强烈的声音引发的口吃等;心理深层次原因,是过往创伤情景引发的说话恐惧焦虑,还是因为口吃引起的心理上的自卑感,焦虑、敏感、恐惧,紧张、慌乱等情绪问题,对自我消极的自我评价和不良的自我意识,过分强调和夸大口吃对自己的影响,不能自主控制的肌肉紧张,僵硬、呼吸浅、气短,心跳加快,脸红,出汗,身体像发烧似的发热。等这些情绪、自我不良评价、身体紧张状态会让口吃更加严重。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对一的方案。方案主要包括:
(1)现实诱发事件、创伤的处理;
(2)心理障碍的处理,譬如,内在焦虑紧张情绪处理,躯体紧张处理,自我不良评价干预;
(3)外在的语言发音训练,行为体验和感受处理,想象场景和现实场景预演和体验;
(4)家庭环境关系调整;
(5)现实突破试验,成功体验分享等。当然每一个个体不同,方案也会不同
4、阶段性评估强化
5、成人、儿童口吃矫正完毕后的评估强化与跟踪服务。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存在口吃的困扰,一定不要错过了干预期,成人以及儿童口吃矫正越早干预越好。如果你有需要请及时联系洛阳市晨曦心理咨询中心客服,机构有专门的成人、儿童口吃矫正的心理老师,能够帮助你或你的孩子尽快走出口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