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会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了,常常会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他们不仅不懂得其中的良苦用心,还偏偏要反着来。其实青春期叛逆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代表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家长们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能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并且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那么,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呢?应该如何化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呢?
一、接纳理解,适当放开限制
想要真正了解叛逆期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孩子之所以变得暴躁,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了解就直接批判孩子的话,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讲,而是应该掌握方法,设身处地的理解。
当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人生插手太多的时候,并不一定就会培养出的孩子,很多家长有的时候会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赋予自己的孩子身上,并且觉得成功的人就是自己所想的那样,这样的要求也成为了成功人生的模版,这无疑增加孩子的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被附加了很多人的梦想的。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就会被这样的情绪所束缚,通常他们是很难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所以家长能够不去过多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才是对他们的一个礼物。
晨曦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可以适当放开对孩子的限制,这样孩子会觉得没有了束缚,就好似手脚和心灵同时获得了解放,孩子会感到轻松愉悦。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反而会接受家长提出的方法和安全建议,也会开始积极主动地去自我约束,家长感觉到很危险、孩子完成不了的事情反而都能安全、高效地完成了。
二、尊重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很多家长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就会用严格的规矩来约束孩子。比如,规定孩子在几点必须吃饭、吃饭时必须要遵守哪些餐桌礼仪、几点必须起床、几点学习、几点阅读绘本等等,把一天24小时精确到每分每秒。诚然,这样的方式会让一天过的很有效率,但往往家长会发现,制定好了的这些规矩,孩子却不愿意遵守,即便按照家长的要求来执行,孩子往往也是很不情愿,甚至严重时会引发哭闹、争吵。
家长要意识到,在制定规矩的时候,如果孩子从中感受不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只能感受到束缚、约束和强迫,那么孩子肯定是不愿意主动遵守这些规矩的。因此,家长不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认为这些规矩是有用的,而是要先引导孩子去理解规则,告诉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存在,遵守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孩子达到怎样的状态,不遵守这些规则则会有怎样的后果等。只有孩子意识到这些规则的意义,并且产生了认同感,孩子才会乐于接纳这些规则。
晨曦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在建立规则时先进行全家讨论,特别是要和孩子一起沟通,说明规则的意义所在。千万不要搞“一言堂”,只要是家长说的就是规则,这样孩子会感受不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从心里就不愿意遵守规则来。同时,共同遵守,勇于认错也是让规则、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好办法,有的家长爱与面子和所谓的“权威”,触犯了规则也不愿意认错,甚至找各种借口推诿,这样,规则的效力只能越来越差,孩子也会模仿家长找各种借口不遵守规则,慢慢就变成了家长所谓的“叛逆”孩子了。
三、用爱的表达让孩子主动配合
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是你的私有财产,或者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只是他们无法表达而已。家长要跟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并且家庭成员间也要团结有爱。这样的家庭气氛,才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怎么会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孩子得到的爱和尊重多,那么他释放出来的也是爱和尊重。
晨曦
心理咨询师建议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家长要适时收起唠叨。家长都想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引导,有的家长会采用吓唬、强迫的方式,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要放下身段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心底去接近孩子,慢慢地帮助孩子走出阴霾。千万不要动用武力,那样你就相等于把孩子往深渊里又推了一把。用心去碰触孩子的心,然后你就会寻找到治愈孩子叛逆的良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往往是重要的那个角色。所以在孩子青春的“叛逆期”里,家长也要时刻关心陪伴,用爱和关怀帮助孩子化解叛逆,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章:你真的了解青春期焦虑症吗?都有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