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学校已陆续开学复课。学生们重新回到校园,见到久违的同学和老师,可能出现短暂的兴奋,但随之而来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疫情结束孩子开学出现焦虑情绪怎么办?如何进行心理疏导?晨曦咨询师来给大家支招。
假期推迟、延长,开学推迟,开学后各种防控疫情措施,都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改变会给学生、老师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变化,要尝试自己做出调整。
开学后,校园里人多了起来。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学校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复课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学校为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风险评估以及制定的相关预案等,让他们对重返校园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其次,重视防控不等于过度紧张,要引导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保持与同学的正常沟通交流,适量进行运动。老师要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制定适合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都会对缓解紧张情绪有所帮助。
特别是高三初三年级重回校园,要直面学业压力与竞争,再加之中高考日益临近,部分学生的焦虑与紧张情绪会加剧。晨曦心理师建议,返校复课后的周,学校和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节奏上,不要急于赶进度。在这个缓冲期,学校、学生、家长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好行为方式,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师生之间的互动
大家在校园里再见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不仅仅是学习,要主动注意观察复课后学生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变化,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学生可能会产生前段居家复习质量不高的担忧、接下来怎样制定复习计划的困惑、调整寝室或班级后人际上的不适应、高考延期后的心理疲惫等一些困扰,学校可针对学生共性的心理需求做集体疏导、减压拓展,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冲突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咨询。学校年级组与心理老师应加强联动,统筹做好学业指导与心理疏导,老师们“心中有数、心里有底”,才会让学生不乱了节奏。
学生之间的互动
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倾诉,会起到积极的心理抚慰效果。
家长和学生的互动
家长首先要自己调整好情绪,多关心孩子复学以后心理情绪、学习习惯方面的变化,要多鼓励孩子做出积极的变化,多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苦恼。在情感上多支持、多鼓励,引导孩子积极看待今年的各种变化因素,传递足够的信心,帮助孩子积极投入到校园生活当中。
在这个超长的假期里,学生在居家学习中逐渐适应,又面临开学返校后的变化,也要认真去面对和接受。把这些变化当成合理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它们。
疫情结束后孩子开学出现焦虑情绪怎么办?晨曦心理师道出,这是正常现象,其实是从一种状态调整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里,对青少年心理疏导十分重要。特别是家长应适当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树立自信,从而更好地转入到新角色、新的状态当中。